6月14日,WGDC2017全球地理信息開發(fā)者大會進入到第二天,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李志堂、主任架構師張紹文、內容生態(tài)總經理劉斌共同出席“空間大數據+智能交通峰會”,從地圖大數據、人工智能導航、數據內容升維表達等角度闡述了百度地圖在構建智能交通和推動智慧城市發(fā)展中的作用。
治堵關鍵在于“智”,百度地圖大數據是智能交通最重要支撐
“智能交通”概念的提出源自于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和出行需求的復雜多元,從多年的交通治理實踐來看,交通數據資源的匱乏是治理難點。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李志堂在演講中表示,“百度地圖主要從物、組織、人三個層次提供大數據服務于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目前已經開始在智能交通信號燈、中小街道智慧避堵、城市誘導屏解決方案等維度開始了實踐”。當前,百度地圖的慧眼平臺、出行云平臺、交通云平臺正共同推動交通數據交換共享、價值凝聚,為政府企業(yè)改善城市交通、用戶個人提高出行效率提供數據支持。地圖大數據價值同時還會輻射到城市理解、城市研究、城市規(guī)劃等范疇。
在交通數據資源充足的狀態(tài)下,如何才能真正讓數據變“活”?百度地圖的智能路線規(guī)劃、實時路況、路況預測是交通數據價值的最佳體現(xiàn)。實時路況除了政府合作、公眾數據、行業(yè)合作等數據來源之外,百度地圖還利用紅綠燈路口圖像識別(AI路況)等智能化手段進一步提升路況準確性。百度地圖主任架構師張紹文在論壇中介紹了百度地圖實時路況、路況預測和智能路線的實現(xiàn)原理,“百度地圖致力于建立一個交通大腦,記憶著數百億次用戶出行旅程,經過分析、歸納和總結,為用戶每一次出行,提供高效出行方案。”
近日,百度地圖正式發(fā)布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第一個版本,導航已經全面實現(xiàn)智能化升級,其中,路況預測是智能導航的一大亮點。百度地圖搭建以日期、時間、天氣、實時路況、區(qū)域路況為核心的路況預測模型,采用深度學習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打通多個合作方交通數據,大幅提升路況和出行時間預估的準確率,路線規(guī)劃也因此更加智能。
地圖大數據表達方式升維,AI輔助決策提升交通出行效率
智能交通的實現(xiàn)除了路況、出行、用戶等大數據之外,還需要深度挖掘地理數據的價值,推動人們出行方式的變革。百度地圖內容生態(tài)總經理劉斌在智能交通論壇中分享了“地圖數據如何升維”,這其中的關鍵在于利用人工智能、3D重構等技術。
POI是地理大數據最基礎的要素,劉斌提出“從POI到POI RichIndex”的概念,也就是將百度地圖1.4億POI升級為結構化的POI知識圖譜,讓只具有地理屬性的POI同時具有地理、人文、內容三重屬性,從而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全方案。為了提高出行效率,百度地圖還引入“度秘”智能交互,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全網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AI技術智能化理解用戶需求,選取個性化內容進行表達。百度地圖的多維數據表達,還體現(xiàn)在3D化數據表達能力、室內圖能力建設、AR能力建設、一圖到底的全景體驗等等。
百度地圖在空間大數據層面具有天然的絕對優(yōu)勢,智能交通的打造高度依賴全面的交通大數據,百度地圖始終保持開放共享的心態(tài),將繼續(xù)積極與各級政府、企業(yè)和科研單位開展合作,優(yōu)勢互補、數據共享、服務共建,讓百度地圖的大數據能力和AI技術實力將智能交通建設推向新的高度。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