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001]
圖片來源:云圖視覺
2018年09月29日,在日前舉行的OC5大會上,Oculus VR為我們帶來了一項硬件驚喜:全新的VR一體機Oculus Quest。這是Oculus在過去五年來的研究成果,而Facebook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認為這是“將10億人帶向VR的重要一步”。
而在第二天,Oculus首席技術官,曾負責過《德軍司令部》,《毀滅戰(zhàn)士》和《雷神之錘》的游戲行業(yè)傳奇約翰·卡馬克則更為直接:Oculus Quest是一款游戲主機。
卡馬克說道:“實際上,我們最終將要與任天堂Switch競爭。”根據(jù)卡馬克說言,Oculus Go頭顯是一款媒體向設備,80%媒體內容,20%游戲,而Oculus Quest則是一款游戲向的設備,20%媒體內容,80%游戲。可以說,這是第一款具備與微軟、索尼和任天堂搶占用戶的能力的頭顯產(chǎn)品。
卡馬克認為跟任天堂Switch類似,Oculus Quest可以重新定位你的游戲方式、地點和范疇。與沒有試圖取代PC或Xbox的任天堂一樣,Quest并不是要取代高端Rift頭顯。但它正在為用戶帶來便攜且用戶友好性的產(chǎn)品,同時提供了與更高功率設備相同的一些體驗內容。
更籠統(tǒng)地講,Oculus Quest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系列與傳統(tǒng)游戲主機相同的優(yōu)點:即插即用的特性,一致的軟件平臺和內置的內容庫,而且所有這一切都無需額外的成本(對主機而言,顯示屏除外)。索尼PSVR同樣提供了一些類似的優(yōu)點,但它主要是定位為主機的附件,而不是主機本身。與此同時,HTC Vive的游戲主要分布在多種基于PC的服務上。
Oculus Rift業(yè)務負責人奈特·米歇爾則表示認同,“我們顯然希望(Quest)能夠提供主機級別的體驗。”他同時指出,整體上Oculus Quest的受眾與主機的受眾類似。
米歇爾表示:“我認為對于Quest的問題是,‘你有PC嗎’,現(xiàn)實情況是我的很多朋友都沒有。”在過去,這意味著對VR感興趣的很多人而言,對不是將其視為新奇玩意而是被實際內容吸引的許多人而言(如Epic的《Robo Recall》和Crytek的《The Climb》),他們都由于缺乏PC的障礙而無法體驗虛擬現(xiàn)實的魅力。因此,他們傾向于認為VR不適合他們,至少在其價格變得親民之前是這樣。
米歇爾補充說:“他們渴望這種體驗,但無法邁出購買PC這一步來獲取這種體驗。所以我認為,Quest將成為那些一直在等待步入VR世界,只是暫時沒有發(fā)現(xiàn)正確途徑的游戲玩家的完美產(chǎn)品。”
當然,Quest是否能比第一代Rift更受歡迎,或對Oculus而言是否更能成為一款主流產(chǎn)品,現(xiàn)在下結論仍為時過早。米歇爾清楚表明,他認為Rift是當前VR體驗的“黃金標準”。Oculus指出,在能夠滿足大部分用戶的優(yōu)化芯片集出現(xiàn)之前,諸如Ready at Dawn的《Lone Echo》等游戲將難以移植到Quest。
但Quest是第一款能夠提供Rift幾乎所有的優(yōu)點,同時沒有阻礙VR觸及愛好者與PC游戲群體之外受眾的高要求的頭顯產(chǎn)品。它同時將移動VR的承諾(隨時隨地地步入VR世界)融入至一臺更強大的設備之中,并且提供完整的追蹤與運動控制器。
盡管零售價為400美元(略高于標準的PS主機或Switch),但Quest仍然是VR承諾第一次以Oculus所期望的方式登陸大眾市場。無論是不是這款設備能夠走進主流,還是說需要等到未來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這個問題實際上都無關緊要。就目前而言,他們需要吸引游戲開發(fā)領域的大腕來制作新游戲,并找到可以出色平衡成本與性能,并且能夠真正說服用戶投資時間與金錢的勝利公式。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