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色米奇影视777在线看_暴躁少女csgo视频一_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_有什么好看的小说推荐_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高清_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_成人免费120分钟啪啪_两性午夜刺激爽爽视频_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app

首頁 > 資訊 > 商學院

段永平是如何思考蘋果公司的?

2025/05/15 16:48      微信公眾號:礪石商業(yè)評論


  一

  喜歡蘋果的理由

  說說我喜歡蘋果的一些理由。這不是論文,想到就說,沒有重點和先后次序。

  1.蘋果的產(chǎn)品確實把用戶體驗或消費者導向做到*了,對手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難以超越甚至接近(對喜歡蘋果的用戶而言)。

  2.蘋果的平臺建立起來了,或者說生意模式或者說護城河已經(jīng)形成了(光軟件一年都幾十億的收入了)。

  3.蘋果單一產(chǎn)品的模式實際上是我們這個行業(yè)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見到任天堂做到過(索尼的游戲產(chǎn)品類似)。單一產(chǎn)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處:

  (1)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將產(chǎn)品做得更好。比較一下iPhone系列和諾基亞系列(今年要推出40個品種)。蘋果產(chǎn)品的單位開發(fā)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單個產(chǎn)品的開發(fā)費卻是最高的。

  (2)材料成本低且質(zhì)量好,大規(guī)模帶來的效益。蘋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的,同樣功能的硬件恐怕沒人能達到蘋果的成本。

  (3)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這話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20年前從任天堂那里學會的。那時很多做游戲機的都喜歡做很多品種,最后下場都不太好。

  4.蘋果的營銷也是做到*了,連廣告費都比同行低很多,賣的價錢卻往往很好。

  5.蘋果的產(chǎn)品處在一個巨大并還有巨大成長的市場里。

  (1)智能手機市場有多大?你懂的!

  (2)平板市場有多大?你也會懂的。

  總而言之,我認為蘋果現(xiàn)在其實還處在其成長的早期,應該還有很大的空間。(2011-01-22)

  實際上,排名不是我們要追求的東西。能做出用戶喜歡的產(chǎn)品才是我們的追求。也許真有哪一天我們也能做出個偉大的產(chǎn)品,希望50年內(nèi)。(2010-06-08)

  不在乎排名的意思是我們只在乎用戶的感受,排名只是結(jié)果而已,不是追求的目標。(2010-06-09)

  上面兩句話是在買蘋果之前說的。蘋果確實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2011年1月的時候我就是想通了這點才開始買蘋果的。(2024-09-12)

  說一點我特別喜歡蘋果的地方:蘋果是非常難見到的能夠長期聚焦在做對的事情上的企業(yè)。

  多數(shù)人在投資時很習慣去看有沒有把事情做對這點,從而會很容易掉進短期表現(xiàn)當中。即使是偉大的企業(yè),在做對的事情的過程當中,也是可能會犯錯的,因為把事情做對往往需要一個過程。所謂長期投資,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要能夠相信堅持做對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會把事情做對。(2013-02-13)

  OPPO和蘋果其實有很多相同的基因,這也是我最后能看懂蘋果的原因之一。(2011-08-07)

  網(wǎng)友:巴菲特賣IBM,買入蘋果,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本質(zhì)?

  現(xiàn)金流,現(xiàn)在的現(xiàn)金流和未來的現(xiàn)金流。(2018-03-04)

  二

  蘋果最厲害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

  蘋果最厲害的就是在蘋果的企業(yè)文化下建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是個非常強大的商業(yè)模式,非常難以撼動。(2020-11-16)

  網(wǎng)友:蘋果公司在喬布斯回歸之后,推出iPhone之前,是不是也算企業(yè)文化強大的苦生意?

  至少iPhone出來后蘋果的商業(yè)模式變得更好了,生態(tài)圈建成了。(2025-01-25)

  有些東西進步到一定程度后其實后面的變化就不大了,比如20世紀30到40年代的汽車發(fā)動機和現(xiàn)在其實沒本質(zhì)差別。有些國家(雖然我們很多人很看不上)40年代就能造航空母艦,說明由于某些原因,時間有時候幫不上大忙。

  蘋果最厲害的是現(xiàn)在這個平臺以及生意模式,以我的水平我看不出誰能打破它。當然有很多以為水平比我高的人非說別人可以,當然也有自己說自己可以打敗蘋果的,你看看他們像嗎?

  也許,能打敗蘋果的人快出生了,也許正在某個地方徘徊,但怎么看都不是現(xiàn)在大家知道的這些,這是個大家可以看很多年的故事。(2012-01-28)

  蘋果厲害的不僅僅是硬件,這是所有其他競爭對手沒轍的地方。三星頂多不過是新的諾基亞而已,對蘋果沒有威脅。蘋果的生意模式實在是強大,其他的“對手”已經(jīng)難以撼動蘋果了。(2012-02-05)

  除蘋果以外的賣智能手機的最后結(jié)局可能會有點像賣PC的,多數(shù)大概都生存不下來。(2012-03-08)

  其實蘋果的強大實力是不容易也不應該被忽視的,除非你有意去忽視,但鴕鳥的辦法不會有任何幫助。任何一個被蘋果直接或間接、現(xiàn)在或未來影響到的行業(yè)里的企業(yè),大概早晚都要面對蘋果的強大實力。隨便舉幾個已經(jīng)受到影響的行業(yè)或產(chǎn)品吧:手機、電腦、手提電腦、游戲(包括網(wǎng)游)、游戲機、中低端相機和錄像機、音樂、電影、書、電視、網(wǎng)絡、運營商、所有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零售、幾乎所有的電子消費品……歡迎補充。找到在蘋果生態(tài)系統(tǒng)里生存的方式也許比挑戰(zhàn)蘋果要來得更現(xiàn)實一些。能夠避開蘋果也許是另一個辦法。(2012-03-12)

  網(wǎng)友:如果蘋果某次發(fā)布的新產(chǎn)品失敗了,那對蘋果的影響應該很大,這時候它還是好生意嗎?雖然蘋果現(xiàn)在的客戶黏性很大,但是我想也經(jīng)不起連續(xù)2年的新產(chǎn)品失敗吧?

  你見過在別的同行不停推新品的同時能夠按兵不動一年營業(yè)額依然不掉的公司嗎?而且這還是在上個產(chǎn)品不那么轟動的前提下。如果這還不叫模式好,那什么叫模式好?現(xiàn)在輪到蘋果出招了。順便補充一下,凡是認為iPhone 5是失敗產(chǎn)品的人都應該問一下在人類歷史上有過幾個單一產(chǎn)品比iPhone 5成功的?(2013-09-04)

  網(wǎng)友:用習慣iPhone的人,一般改用安卓系統(tǒng)會不習慣的。蘋果只要一輸入ID,程序、音樂、通訊錄等等都會出現(xiàn),通過AppleTV,可以把其他設(shè)備上的圖像、視頻、音樂隨時顯示出來。通過查找iPhone隨時可以知道在外地的親人在哪,然后通過FaceTime免費視頻。當iMac電腦的圖像一鍵顯示到投影上,當隨時在中國用iPhone啟動在美國家中的電腦并打開攝像頭查看自己的寵物有沒有搗亂,你就會感覺到科技的力量。蘋果成為世界*大公司是理所當然的!還有蘋果*是消費者導向的,你想要的功能它基本都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安卓系統(tǒng)這些功能可能借助其他應用也可以實現(xiàn),但感覺一切都亂,設(shè)備互聯(lián)性太差。蘋果是個大系統(tǒng),音樂、視頻、游戲、軟件、相機、電腦等的錢它全賺了,關(guān)鍵你買的音樂、視頻、程序等,一輩子都是你的,但必須在它的設(shè)備上才可以用。誰還會輕易換設(shè)備?AppleTV一定要買,它可以把所有蘋果的設(shè)備都聯(lián)起來。

  你說得很清楚,這個就叫生態(tài)系統(tǒng)。安卓的問題是現(xiàn)在賣得越多,將來可能就越亂,慢慢跑到蘋果生態(tài)系統(tǒng)里的人就會越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蘋果的安全性。那么多企業(yè)要用iPhone和iPad是有道理的。美國500強里95%開始用iPhone和iPad系統(tǒng),世界500強里85%開始用—庫克在股東大會上講的。

  聽說目前好像只有iPhone不能被裝竊聽器,其他的手機絕大部分好像都可以,怕被人竊聽的要小心了。(2013-03-04)

  網(wǎng)友:國內(nèi)支持Apple Pay的地方不多,不過也不用帶信用卡,零錢也不用帶,微信支付能覆蓋所有場景。

  我有微信支付,也知道微信支付確實很成功,不然我這騰訊股東就白當了。不過,Apple Pay在很多國家里已經(jīng)慢慢普及開了,國內(nèi)慢慢也會有越來越多人用的,但因為有微信支付等的原因,估計要慢很多,但10年后也許也會很普及的。我想說的是,蘋果系統(tǒng)未來在很多國家和地方會在金融體系里起到很大作用,當然這個長時間內(nèi)不會在國內(nèi)體現(xiàn)的。(2022-04-02)

  網(wǎng)友:你對你們公司怎么定位?

  有一天我們也有可能在這個行業(yè)生存不下去的,安卓手機的差異化未來會越來越難。當然,我們也有可能會成為生存下來的不多的幾家之一。

  網(wǎng)友:現(xiàn)在華為也大舉推廣智能機了,是不是會擠壓其他廠商?

  彼此擠壓吧。這也是導致最后大多數(shù)人都沒錢賺的原因之一。(2012- 03-10)

  網(wǎng)友:為什么安卓的體驗總是差強人意?

  安卓本身占用資源大,比如如果都是兩核或四核的手機,表現(xiàn)就要差不少,加上大家看到的蘋果的東西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安卓要全面達到恐怕不太可能。但是,安卓的表現(xiàn)其實已經(jīng)很不錯了,已經(jīng)比當年諾基亞智能機的感覺強了許多倍,某些使用方面和蘋果相比各有特色也是一定會有的,而且價錢還可以便宜很多。未來安卓手機之間的差異化會越來越小,三星的價錢要挺住不容易。蘋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會保住特別喜歡或習慣的用戶,所以受安卓的影響不會像想象的那么大。不過,有蘋果和三星在上面頂著價格,其他賣安卓智能機的企業(yè)應該還有一段不錯的小日子。(2013-01-23)

  網(wǎng)友:您如何看三星的生意模式?

  三星的生意模式其實不太好,屬于疲于奔命的那種。三星的問題在于其實沒有產(chǎn)品追求,是生意導向的公司,焦點太發(fā)散,時間長了大概率會出問題。不過韓國企業(yè)非常努力,會把危機延長到比較大才出來,這點和日本企業(yè)比較像。

  看三星和蘋果有點像看籃球里美國隊對其他隊的比賽,場面上很激烈,其實差距很大。(2013-02-13)

  網(wǎng)友:目前智能機市場,一種模式是類似三星這種“ 多機型”模式,另外一種是類似蘋果的“ 精品”模式。哪一種模式更好,為什么?

  有本事做成蘋果的會愿意做三星嗎?(2013-08-02)

  蘋果倒是像賣車的,一年出一款。三星像諾基亞,結(jié)局可能也像,不信過10到15年再看。(2012-06-30)

  網(wǎng)友:1.三星、HTC一直搞機海戰(zhàn)術(shù),其實大部分廠商都是這招,蘋果出來后,這招不靈了。HTC今年出one系列,說不玩換殼了,真能轉(zhuǎn)性嗎?2.蘋果真是獨步江湖了。安卓陣營跟蘋果的差距,不是簡單的機子外表問題,是整個商業(yè)模式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問題。如果專注研發(fā)ROM(Read-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把消費者體驗提升有戲嗎?3.我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很多用iPhone的只是覺得很漂亮或者純粹是炫耀性消費,iPhone的威力他們恐怕一小半都沒用到。

  1.人大概是不會變的。

  2.蘋果以外的市場依然很大,而且上升空間也很大。專注于用戶體驗的企業(yè)總是會走得遠一些的。

  3.我也發(fā)現(xiàn)很多人還沒有發(fā)現(xiàn)iPhone的很多好處就已經(jīng)很喜歡iPhone 了,所以覺得iPhone的潛力還很大。

  網(wǎng)友:您評估蘋果的時候,有沒有擔心有一天會有新的顛覆性的技術(shù)出現(xiàn),取代現(xiàn)有的東西?

  沒有天上掉下來的技術(shù)。如果真的有重大的技術(shù)變革,我相信我是能夠看得見的,而且我認為這種變化會大概率地來自蘋果。(2014-02-06)

  網(wǎng)友:以后會不會有新技術(shù)代替手機?

  一定會的,但不會很快。你需要想明白的是誰,什么時候,等等。(2015-11-10)

  網(wǎng)友:有可能是蘋果也不出奇。

  以前我們做VCD時,有人向我挑戰(zhàn)說DVD將來會取代VCD,我說你覺得將來賣DVD的會是誰?(2015-11-11)

  網(wǎng)友:很多公司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之后就會增長緩慢或走向衰落,蘋果是不是也一樣?蘋果已經(jīng)是地球*公司,不論它現(xiàn)在基因多么優(yōu)秀,最終會因龐大而死亡。這個公司已經(jīng)沒有增長空間了,除非地球經(jīng)濟飛速增長,否則無法支持這樣的市值了。

  科技類活不長指的是微軟嗎?即使今天來看,如果從某一時點用同樣代價讓你可以擁有1%的微軟或可樂的股份,哪個會讓你覺得更開心呢?現(xiàn)在很多科技類的公司走下坡路實際上都是同一個原因,你懂的。還有就是,消費類的公司就一定活得長嗎?只要看看可口可樂這么多年的同行還有多少活下來就明白了。(2012-04-29)

  網(wǎng)友:蘋果是否會盛極而衰?

  多年來人們一直這么說,可他們就是不明白。(2012-03-29)

  三

  做*的產(chǎn)品

  昨天去蘋果的股東大會,聽到庫克講了類似的話,大意是:雖然我們可以有個按鈕,可以隨時做最多的產(chǎn)品,但我們的文化是做*的產(chǎn)品而不是最多的。不過,他也順便提了一下,認為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必須要有一定的量。所以蘋果是會兼顧*的產(chǎn)品和足夠的份額之間的關(guān)系的。

  另外,庫克也提到量的概念其實不僅僅是賣了多少,而是人們買了以后用多少。有興趣的可以查下新浪上微博的活躍用戶都在用啥,也許大家會發(fā)現(xiàn)用蘋果的人的比例其實遠遠超過印象中的市場占有率。

  參考的統(tǒng)計辦法:可以看熱門微博Top100里發(fā)帖人是用什么發(fā)的帖,還可以看評論人用什么寫的評論,也可以看微話題下面評論人是用什么評論的。

  網(wǎng)友:剛才數(shù)了一下,Top100微博:來自iPhone 20 個;來自iPad 5個;來自Android 3個;來自“其他手機”1個;其他的是顯示來自微博,或某個應用某個網(wǎng)站之類。

  看一下娛樂版的會更有趣些。這個比例說明蘋果產(chǎn)品的使用率明顯高于其他產(chǎn)品,好像沒有別的指標可以更好地鑒別一個產(chǎn)品的好壞了。在微話題下,蘋果的使用量大概接近50%,其他的所有移動設(shè)備占到50%多一點,這些都是普通上網(wǎng)者。

  記得庫克還說:我們最重要的是聚焦在做*的產(chǎn)品上,利潤會隨之而來的。(2013-02-23)

  網(wǎng)友:當年做PC時,封閉的蘋果輸給開放的微軟+IBM,今天的蘋果一樣封閉,難道它一定能贏谷歌+三星嗎?

  我覺得不一樣。你用一用產(chǎn)品就明白了,不是一回事。(2011-01-23)

  我不是所謂的“果粉”,像我這個年紀和這么理性的人,不大會是任何人或東西的粉絲,我甚至不是巴菲特的粉絲。實際上我以前一直多少有點不太喜歡蘋果,畢竟用了PC和諾基亞這么多年,但iPhone和iPad的出現(xiàn)確實徹底改變了我對蘋果的認識。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沒能力從技術(shù)上去說這些產(chǎn)品,所以只說說我都用iPhone和iPad干什么。

  1.首先,iPhone和iPad都非常容易上手。早年用摩托羅拉的時候,心里那個煩啊,用戶界面太難用了。后來用諾基亞的智能手機時又找到了當年用摩托羅拉的感覺。以我個人的水平而言,安卓的界面水平還遠遠比不上iPhone(也許我們自己的出來后會改變一點這個局面?期待中)。上個月我曾經(jīng)想買個安卓手機試試的,在商店里轉(zhuǎn)了半個多小時,店員給我介紹了10來分鐘,在3個牌子(HTC、三星、摩托羅拉)間挑來挑去,暈暈乎乎中最后還是決定不給自己添麻煩了。

  iPhone?呵呵,我?guī)缀跄玫绞掷飼r就會用了。店員只是告訴我開關(guān)在哪里,那些圖標是什么,前后花了大概15秒鐘。當蘋果的銷售員可真容易啊,我自己前段時間在蘋果店里只花了幾分鐘就推銷了一臺iPad2。

  2.我用iPhone干什么?我的iPhone上下載的軟件其實比大多數(shù)人都少,畢竟不太花時間玩這個東西。電話、短信、E-mail、上網(wǎng)、世界時間、天氣、圖片、地圖、記事本、YouTube、相機、錄音、錄像、字典、相冊、圖書館、iPod、FaceTime、電影、電視、股票查詢及交易、報紙、指南針、日歷(記事本)、游戲,等等,不太注意但特別常用的是手電筒。這些功能可能只是iPhone的滄海一粟。其實我想說的不是iPhone有多少功能,最重要的是所有這些功能都非常容易上手。一學就會,無師自通!

  3.很多人說iPad其實就是個大號的iPhone。在用iPad之前我同意這個說法,但用了一段時間后覺得這個大確實大得非常有道理。我現(xiàn)在基本上已經(jīng)不太用我的手提電腦了,旅行的時候帶上iPad就*夠了,iPhone有時候還是覺得有點小。對我而言,iPad2最強大的地方就是網(wǎng)絡功能很強大,上網(wǎng)非?欤譀]有手提電腦開機的麻煩,用起來真是很爽,攜帶起來又輕便。還有一個特別強大的功能就是圖片,包括上網(wǎng)看圖片。我的iPad2里有大概1萬張照片,記錄著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瞬間,沒事看看真的覺得生活很美好,這個玩意兒該值多少錢呢?FaceTime也是一個很好的功能,在有Wi-Fi的前提下用起來那個叫方便,比打電話還容易。

  我給我媽媽也買了個iPad2,最近能讓人帶回去,里面也裝上我們的照片。以后視頻通話就非常方便了(以前曾經(jīng)想過用電腦視頻,實在是有點麻煩),沒事老人家還可以翻翻照片,真是好啊。

  別的就不說了,有機會大家自己體會吧?偟膩碇v,如果經(jīng)濟上不是個太大的負擔的話,iPhone和iPad2是*值得擁有的產(chǎn)品,生活確實因此變得不同了。(2011-03-31)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丟電話的經(jīng)歷?丟了以后怎么辦?

  前段時間我在旅行中丟了一件行李(iPad在里面),當時以為是丟在機場了,后來突然想起蘋果的Find my iPhone的功能,結(jié)果用iPhone一查(可以用任何別的IOS設(shè)備),發(fā)現(xiàn)我的iPad還在酒店里。(值錢吧?)馬上打電話給酒店告訴了他們,結(jié)果幾天后酒店就把行李寄回來了。還有一次把iPhone掉在沙發(fā)的縫里了,一時半會找不到,結(jié)果還是靠Find my iPhone找到的。(這個功能你愿意付多少?)

  當然,就算找到在哪里,萬一撿到的人不肯歸還怎么辦?Find my iPhone上還有一個功能,那就是可以立刻消除你丟失的iPhone或iPad上的所有資料。另外就是,在補一個新的iPhone或iPad時,只要用自己的Apple ID,幾乎所有的資料就又都回來了。(這個功能值多少錢?)

  有個朋友前幾天說丟了電話所以丟了所有電話號碼,對于iPhone使用者來說,這個事情不會再發(fā)生了。(這個值錢不?)

  好像只要記得自己的Apple ID就可以用這個辦法找到自己的iPhone或iPad,只要開始用的時候把ID開通了就行。(這個其實也很有價值,因為人們往往是丟了以后才知道這個功能的。)

  都說iPhone貴,想想丟電話時自己愿意付多少錢把丟掉的資料找回來并且不失密吧。如果覺得這個重要的話,那就……

  iCloud確實強大,不然三星的人不會回家后用iPhone和iPad的。(2012-12-13)

  網(wǎng)友:哪位朋友能談談iWatch?

  那還是一個傳說,從何談起?不過,關(guān)于蘋果的傳說最搞笑的就是廉價iPhone。有了這個傳說后,接著就有了蘋果該不該這樣做的爭論。其實討論蘋果該不該賣廉價iPhone的人大概都是不太懂蘋果的,因為蘋果的文化里根本就不會有這個爭論。(2013-02-15)

  網(wǎng)友:關(guān)于蘋果AR眼鏡和汽車有什么可以分享的么?

  我不知道蘋果在搞什么,但確實相信蘋果產(chǎn)品最終都會是精品。(2020-12-06)

  Vision Pro對喜歡它的用戶而言是個“nice to have”的產(chǎn)品, 而iPhone則是“need have”。Vision Pro要上升到“need have”我猜可能需要10年。

  我說10年的意思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就是短時間里概率很低的意思。(2024-06-29)

  網(wǎng)友:我這樣理解蘋果,現(xiàn)在蘋果已經(jīng)不是靠一種新產(chǎn)品就可以打敗的了,因為它有良好的企業(yè)文化(用戶體驗)、生態(tài)鏈(App應用商店、電腦和手機、平板共享平臺),等等。

  其實革命性的產(chǎn)品并不會貼個標簽在上面。iPad mini*是個革命性的產(chǎn)品,大家會看到的。另外,蘋果的產(chǎn)品是非常細致的。三星最近據(jù)說要推8寸的平板,比蘋果7.9寸的大一點。別的不說,有一點可能就會很有趣。iPad mini我是可以放進褲子口袋的,但只是剛剛好放進去,個人覺得iPad mini可能是測過的,8寸的很可能放不下。(2013-03-01)

  網(wǎng)友:從蘋果的哪些做法中能看出下一年推大屏的可能性很大?

  我知道大屏市場有多大,蘋果當然也知道!只要在蘋果的原則范圍內(nèi)和能力圈內(nèi),蘋果沒道理不推。不過,我可能快兩年前就說過蘋果必推大屏,沒想到等了這么久。5s出來后,蘋果大概就可以抽出手來推大屏了,所以我認為蘋果一年內(nèi)就會推的。(2013-09-16)

  網(wǎng)友:喬布斯說的Think different是什么意思?

  Think different是不從眾的意思。這個說法并不完全對。正確的說法是消費者導向。當年蘋果一直不出大屏手機就是個例子。消費者需要大屏,但蘋果Think different,結(jié)果晚了3年多。(2020-11-26)

  其實大屏手機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蘋果厲害的地方。可能因為喬布斯說過不要大屏,所以蘋果猶豫了一下,但消費者的需求擺在那里,所以最后他們還是用不同的辦法想通了。我和方三文曾經(jīng)打過一個小賭(沒賭任何東西)。方三文問:你覺得蘋果一定會出大屏手機嗎?我說:他們一定會的!果然3年后他們就出了。蘋果大屏手機出得晚給了我很多時間去思考蘋果和買蘋果,不然我可能要少買很多蘋果哈。(2020-11-27)

  網(wǎng)友:今天看到蘋果官方出售二手iPhone的消息,包括各型號的回收價與售價對比,段總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只有蘋果能夠做這件事情,別人其實做不了。(2015-04-14 )

  蘋果產(chǎn)品的殘值高也說明蘋果的東西確實好。(2013-12-13)

  網(wǎng)友:大道怎么看Meta Orion,會是手機之后的下一代爆品嗎?

  他們完全不是蘋果的對手。我用過他們以前的產(chǎn)品,確實不是一個級別的。(2024-09-28)

  網(wǎng)友:您對安卓的前景怎么看呢?安卓做高端有前途嗎?另外您覺得蘋果會不會著力占領(lǐng)廉價手機市場?這樣做的話對他們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安卓的量依然會是大的。不能說安卓做高端如何,但某個品牌用安卓做個很貴的手機出來是很可能的,會買的人當然要叫那個高端了。另外,在安卓里也有高低端之分。

  蘋果大概永遠都不會專門做所謂的廉價手機市場,對你提出這個問題感到有點意外,說明你對企業(yè)的理解已經(jīng)和大眾很接近了。蘋果的策略一直都在那里擺著呢,做*的產(chǎn)品,讓前面的產(chǎn)品做入門級以及提高級的產(chǎn)品。大約3年內(nèi),當iPhone 7出來的時候,iPhone 5c就會變成入門級的產(chǎn)品,大概會賣到2000出頭,那個時候會有點好看哈。

  另外,iPhone 5s*是劃時代的,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會視而不見?我可以肯定的是,三星里很多人要開始“熬夜多壓力大”了。(2013-09-15)

  四

  iPhone很可能是*的手機

  我一直覺得iPhone很可能是*的手機,因為單位時間里(比如10年20年)需要花在買手機上的錢的總額很可能是最少的,如果你想省錢的話。(2023-11-03)

  網(wǎng)友:成為街機的iPhone的熱度會持續(xù)多久?已經(jīng)無法成為身份象征的iPhone是否還會得到富裕人群的青睞?

  一個季度3700萬富人買iPhone?買iPhone只是因為iPhone好用,只有不用iPhone的人才可能認為iPhone是身份象征。(2012-01-31)

  網(wǎng)友:我是果粉,家里用蘋果和其他品牌的產(chǎn)品。就產(chǎn)品而言,無論技術(shù)、外觀、感覺和吸引的手段,蘋果打100分,其他品牌打85分。蘋果公司在品牌上有很強的優(yōu)勢,很高的忠誠度,這些是其他品牌難以追趕的。

  對于價格不那么敏感的用戶而言,誰愿意買85分的東西而不是100分的東西,尤其是每天都要拿在手上用的手機呢?(2012-02-03)

  網(wǎng)友:iPad、iPhone、iPad mini是我擁有的最超值的產(chǎn)品,喜歡用的功能都做到了讓我非常滿足的程度。要是沒有蘋果,我花更多的錢和時間也達不到它們帶來的效果。這兩年很輕松地就推薦出去十幾部,還沒有一個抱怨買虧了的。

  是哦,看起來免費的東西往往最貴,看起來便宜的東西往往不便宜。買東西如此,投資也常常如此。我也覺得i系列是*的東西,一個是消費體驗好(這個值很多錢哈),換機的錢也省了。(2013-02-28)

  網(wǎng)友:免費的東西往往不便宜,貴的東西有時其實很便宜。比如,買好書才幾十塊錢,收獲可能遠超幾百倍書的價錢。再比如您請巴菲特吃飯,巴菲特說最重要的是生意模式,您說收獲遠超飯局的價錢。我現(xiàn)在也更看得懂了,既是很好的投資,又順帶做了慈善。

  能明白貴與便宜的關(guān)系非常不容易啊,絕大部分人大概一輩子都很難明白的。(2013-03-29)

  特斯拉看起來很酷,但有點貴,不是那么容易買得起。iPhone雖然相對貴不少,但*值差別非常小。(2013-05-14)

  網(wǎng)友:看不懂“相對貴”和“*值”?

  你兩個都多用一段時間就明白了。1000塊和800塊的*值差異是200塊。如果1000塊的東西好用那么一點點,帶來的回報會遠超過200塊。大多數(shù)人會覺得800塊的東西便宜,實際上往往相反。(2013-05-23)

  網(wǎng)友:我的觀察,買蘋果的人大部分不是因為性價比高。人們用蘋果主要是因為好用、放心用、有面子。性價比其次。當然,有很多人因為售價高而不舍得買的。但這部分人也不是因為性價比不夠高而不買的。我同意蘋果產(chǎn)品是高性價比的。高性價比的東西不等于便宜,該知道的人最后都會知道的。好的車往往也是性價比高的車,而且這些車往往比較貴,想通這個就明白蘋果的性價比問題了。當然,對于那些整天換手機, 最后換到iPhone的人們而言,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2014-08-28)

  每個人都是會看性價比的,但每個人對價格的敏感度不同。還有就是每個人對錢的看法不一樣。比如有人會為了便宜去買不安全的車,等等。(2013-02-27)

  五

  單一產(chǎn)品模式

  單一比較容易聚焦,這意味著把事情做對的概率高同時犯錯誤的概率低。

  要做到單一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因為市場的需求是多樣化的。iPad和iPhone有一樣神奇的東西,那就是不管什么年齡段的用戶都覺得這是個專門為自己設(shè)計的產(chǎn)品。

  我那個“著名”朋友李錄是個孝子,給70多的老爸買了個iPad,結(jié)果老爸一天到晚地捧著iPad,還跟李錄說:這東東簡直就是專門為我設(shè)計的嘛。(2011-04-09)

  網(wǎng)友:當年的小霸王學習機也差不多是單一產(chǎn)品模式,記得當時單一款486B賣得很好,而且在旺季來臨前就備足了貨源。

  呵呵,這是我能看懂蘋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沒有那段經(jīng)歷,不一定會知道蘋果有多厲害。(2012-02-01)

  網(wǎng)友:為什么單一產(chǎn)品模式可以降低渠道成本?

  你倒過來想也許就明白了。舉個例子,20多年前我們賣小霸王游戲機(還沒到學習機)時,小霸王游戲機只有兩款:紅白機和藍白機(有點像iPhone的黑色和白色),對手們經(jīng)常都是有好幾十款的。當時我們的銷售部門被質(zhì)疑最多的問題就是款式太少。好像最后款式多的那些對手絕大多數(shù)都消失了,原因大概就是品種太多最后導致的問題(其實是表象)。(2013-02-16)

  這里說的渠道成本的意思就是品種越多,占用的渠道庫存越大,是幾何級數(shù)的關(guān)系。(2011-04-09)

  一般來說,因為技術(shù)進步非?,電子產(chǎn)品一旦一定時間內(nèi)賣不出去貶值就會非常高。同一品牌的產(chǎn)品的品類在超過一定數(shù)量后,庫存會比較難管理,處理成本會非常高。(2020-10-29)

  網(wǎng)友:品種越多,占用的渠道庫存越大,是不是說會給經(jīng)銷商增加負擔?

  經(jīng)銷商的負擔難道不是自己的負擔?怪不得有人為了2015年成*而向經(jīng)銷商壓貨呢。(2011-04-09)

  網(wǎng)友:您當年是怎么控制庫存的?

  安全*的原則。小步快跑,寧愿少賺些,不要出大問題。(2011-12-15)

  “iPhone 4s再出問題,有用戶反映耳機出現(xiàn)間歇性故障,向外打電話時無法聽見聲音。據(jù)蘋果官網(wǎng)顯示,關(guān)于耳機失靈的討論已經(jīng)多達近30頁,不少用戶表示這次故障能夠通過重新開機或者拔掉耳機后恢復,但是這僅是暫時解決問題。”(新聞)

  品種少的好處之一,有問題反應快,解決也快。

  網(wǎng)友:好觀點!

  It’s not an opinion. It is a fact.(這不是一個觀點,而是一個事實。)(2011-11-07)

  我十多年前就明白這個道理,從任天堂那里學的。這些年來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很少有人能看懂。(2011-11-08)

  網(wǎng)友:蘋果和Windows的用戶體驗很不一樣,我和朋友們的歸納就是兩者都很強大(當然還有UNIX系統(tǒng)也很強大),但是蘋果讓人用近乎白癡的方式使用強大的功能,而Windows讓人用近乎專業(yè)人士的方式使用強大的功能(UNIX平臺的系統(tǒng)是讓人用近乎天才的方式使用強大的功能)。

  你這個形容很形象,這正是蘋果厲害的地方。蘋果還有不少特別厲害的地方,比如品種單一,所以效率高、質(zhì)量一致性好、成本低、庫存好管理等等。我從做小霸王時就追求品種單一,特別知道單一的好處和難度,這個行業(yè)里明白這一點并有意識去做的不多,我們現(xiàn)在也根本做不到這一點。比較一下諾基亞,你就馬上能明白品種單一的好處和難度了。

  諾基亞需要用很多品種才能做到消費者導向,而蘋果用一個品種就做到了,這里面功夫差很多啊。(2011-01-22)

  六

  把用戶導向真正做到了*

  蘋果把用戶導向真正做到了*,它*是我們制造業(yè)學習的榜樣。(2011-01-08)

  iPhone 4s發(fā)售*天我就跑去排隊買了一臺,出來時碰上國內(nèi)某著名公司的一個朋友,然后去他們公司看了一眼,回車上時居然把iPhone的面給摔裂了。今天有空去蘋果店換了一臺,本來還想給太太也買一臺的,發(fā)現(xiàn)iPhone 4s已經(jīng)賣空了。現(xiàn)在要買的人必須晚上9點上網(wǎng)訂。第二天去拿,稍微晚點恐怕就要再等第二天了。有意思的是,我先說要買一臺,蘋果店的人告訴我今天沒了,然后我說換一臺行不,結(jié)果換一臺有貨。iPhone 4s這個賣法,這個季度的財報要創(chuàng)紀錄了。(2011-10-20)

  網(wǎng)友:為什么要買的需要等一天,要換的卻有貨呢?是因為要優(yōu)先保證退換的人可以及時拿到嗎?看來我是被“教育”得很好的消費者,如果我要去換,人家告訴我和買的人享受同等待遇而不是要等貨源寬松再給我,我就謝天謝地了,如果說我還有優(yōu)先權(quán),那真是驚喜啊!

  你不明白沒關(guān)系,反正大多數(shù)人或公司也不明白,說明你很正常哦。(2011-10-23)

  網(wǎng)友:是不是高科技公司也只是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

  不知道什么是高科技公司。在消費者眼里其實沒有這個東西。(2010-10-30)

  我也常常想蘋果現(xiàn)象。喬布斯真是個絕頂聰明的消費者導向大師和市場營銷大師。他們在產(chǎn)品上做的很多取舍是讓人嘆為觀止的,同行其他人沒人敢做他們做的一些事。(2010-05-25)

  網(wǎng)友:蘋果5代出來了,配置不好。蘋果說他們不拼硬件,那他們拼軟件嗎?

  體驗。(2012-09-16)

  網(wǎng)友:我覺得喬布斯比較牛的是幫用戶創(chuàng)造適用的產(chǎn)品,而不是迎合用戶的需求。

  這兩者其實沒本質(zhì)區(qū)別。喬布斯是把自己當用戶,所以別人以為他先知先覺而已。哪一個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成功者不是這樣呢?(2012-07-06)

  網(wǎng)友:蘋果是消費者導向的典范。

  蘋果確實特別在意消費者體驗。(2013-04-08)

  網(wǎng)友:親自處理用戶來信,這個非常不難,但在這個公司的這個位置上非常難。

  非常不難?!蘋果用戶那么多,每天來信恐怕是數(shù)以千計吧?各種問題都會到庫克那里的。前段時間我的Apple Cash賬號出問題,我的助手就是直接發(fā)郵件給庫克,然后第二天就接到蘋果的人的電話了。

  網(wǎng)友:您不會覺得市長信箱是市長在親自處理吧?

  你肯定覺得自己很聰明是吧?順便告訴大家一個數(shù)據(jù):庫克每天早上大概花3個小時處理用戶來信。(2022-09-21)

  網(wǎng)友:一線用戶的反饋真是非常重要,我記得丁磊就說過網(wǎng)易的客服*不能外包,蘋果這個體量,庫克親自處理每一個用戶來信,還是讓我有點意外。

  那只是客戶反映問題的渠道之一,庫克大部分也是直接給相應的部門去處理。這樣做非常接地氣,比較容易感受到用戶的需求。(2022-09-24)

  蘋果一直聚焦的就是用戶體驗,所以這樣的公司才能出偉大的產(chǎn)品。居然有些人會站在死胡同里說蘋果的路會越走越窄,呵呵,有趣。(2013-02-18)

  網(wǎng)友:常常提到好公司的企業(yè)文化是以消費者為導向,但是又常說我們不能太在意市場,太在意華爾街和別人的看法。別人和市場的看法也算消費者的看法吧?

  說不在意的是指應該不在意短期行為或期望。比如不在意華爾街的看法指的是不在意華爾街短期的看法。短期的看法是投票器,長期才是稱重器。比如華爾街希望蘋果出低價機多占領(lǐng)市場份額,而蘋果想的是做*的產(chǎn)品,所以短期就讓華爾街失望了。(2013-03-07)

  網(wǎng)友:Think different的理念是不是影響了蘋果更好地做到消費者導向?

  Think different其實非常了不起,長期而言力量是巨大的。Think different 其實是內(nèi)含消費者導向的,因為那是前提。(2020-11-27)

  蘋果進入一個產(chǎn)品的時機往往不是因為蘋果在擇時,而是因為蘋果在這之前還沒準備好或者說蘋果還不滿意自己的產(chǎn)品。蘋果推出產(chǎn)品的最重要的基點是“我到底能為用戶做什么”。很多年前,網(wǎng)上瘋傳蘋果會推蘋果電視,我說那么大一臺電視,蘋果能做什么?結(jié)果蘋果確實沒推。(2023-06-13)

  蘋果的角度一般是看能不能給消費者帶來點什么,而不是生意上能不能成功。根據(jù)這個觀點,我推斷出蘋果不會推蘋果電視機,前些年我還認為蘋果車大概率不會在近些年見到,除非技術(shù)條件達到了蘋果的要求。(2024-02-05)

  蘋果果然取消了電動車項目!(2024-02-28)

  網(wǎng)友:記得一開始傳蘋果要做電動車的時候,大道說過:“蘋果不太可能做電動車。”蘋果花了那么多時間、人力、物力研究電動車,最終還是放棄了。蘋果真是理性啊。大道說的,“長遠看不合適的東西最合適的辦法就是現(xiàn)在就停下來!”

  10多年前曾經(jīng)盛傳蘋果要推電視機,有業(yè)內(nèi)資深人士甚至告訴我他已經(jīng)看到樣機了。我說,你可能不太了解蘋果,樣機不說明任何問題。同理,差不多的時期,有人問我iPhone會不會出大屏,我說一定會的。盡管后來還是等了3年。(2024-03-02)

  《喬布斯傳》最后一章“遺產(chǎn):無比輝煌的創(chuàng)新天堂”中的一段自述,我反復讀了很多遍,字里行間躍然紙上的是一個雖有陰暗面卻始終閃亮的靈魂。

  吉姆·柯林斯在《基業(yè)長青》中曾經(jīng)總結(jié)過偉大企業(yè)的其中一項特質(zhì)是利潤之上的追求,喬布斯和他的蘋果給予了這項特質(zhì)以最*的詮釋。(2014-01-31)

  網(wǎng)友:是不是再好的公司如果沒有優(yōu)秀的管理人,遲早會衰落,就像蘋果?墒莾(yōu)秀的管理人員遲早會離開公司,那這個公司是不是就不值得投資了?

  蘋果衰落了嗎?蘋果其實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么強大過!這段話的意思是,沒有強大的文化,就不會有偉大的公司。喬布斯就是想建立強大的企業(yè)文化并且確實做到了!只有強大的企業(yè)文化才能不斷吸引到好的人才并留住他們。不能理解這點的人們大概就只能炒一輩子股票了。(2014-02-02)

  七

  庫克是喬布斯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

  網(wǎng)友:您是看好蘋果公司的文化,還是看好其CEO?

  我曾經(jīng)一直認為喬布斯是個造鐘人,最近突然覺得只有喬布斯的蘋果是不可能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今天的蘋果,喬布斯的作用已經(jīng)不是那么大了。就算喬布斯不打算再回來,今天的蘋果也會靠慣性向前的。還有就是,當年的蘋果董事會為什么會在趕走喬布斯后又能請他回來呢?這可不是容易做到的事。(2011-01-23)

  《基業(yè)長青》這套書專門說過喬布斯是個“報時人”,所以大概2002、2003年*次看蘋果時(當時市值好像只有大約50億美元,現(xiàn)金也是差不多這個數(shù)),我受這本書的影響,沒太認真看就直接跳掉了。還好2011年初突然想明白了,覺得喬布斯實際上是個恰好也會報時的“造鐘人”,而且?guī)炜耸莻更好的CEO(更理性)。想通這兩點后,就開始下手買了……(2020-01-07)

  網(wǎng)友:是什么事情讓您突然悟到喬布斯還是一個很好的造鐘人?

  因為我看見那個鐘了。(2012-03-29)

  其實,庫克是個比喬布斯更好的CEO。庫克更理性,同時骨子里對喬布斯的追求非常理解。前段時間見到一個投資界的老前輩時,我說我認為庫克其實是個更好的CEO,他老人家說:“其實我也這么認為。”《基業(yè)長青》里說喬布斯是個報時人,其實喬布斯同時還是個非常好的造鐘人,庫克其實就是喬布斯最偉大的發(fā)明(發(fā)現(xiàn))之一。(2018-08-07)

  網(wǎng)友:我很了解喬布斯,但對庫克有偏見,可能是我內(nèi)心拒絕承認蘋果的CEO已經(jīng)變更為庫克了。我會好好看近十年的發(fā)布會。

  喬布斯選庫克是*有道理的,這其實也是喬布斯對蘋果的*貢獻!對庫克的不敬其實是因為對喬布斯的不了解。2011年我就是想通了這個道理才決定開始投資蘋果的,看起來我確實做了一件對的事情。我能理解庫克能成為好的CEO可能跟我自己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我本人不那么懂技術(shù)(遠不如庫克),但不影響我創(chuàng)立和經(jīng)營一家好公司。我跟庫克打過交道,我很喜歡他,覺得他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我認為我還會繼續(xù)持有蘋果很久很久的時間。我相信我看到和理解的東西。(2022-10-19)

  網(wǎng)友:看了《喬布斯傳》,終于明白蘋果公司為什么偉大了。無論從戰(zhàn)略到細節(jié),喬布斯都100%全力掌控,戰(zhàn)略和執(zhí)行都到位。

  小說的東西不可全信。對多數(shù)人來講,看這本書只是看了個熱鬧,很多人會得出很片面的結(jié)論,比如沒有喬布斯的蘋果會不行,等等。有趣的是微軟得出的結(jié)論和我一樣,就是沒有喬布斯的蘋果更厲害。(2012-01-25)

  八

  維持現(xiàn)金中性

  蘋果的策略非常清晰,就是維持現(xiàn)金中性,大致意思就是留夠運營需要的資金后,多出來的錢都通過派息或者回購返還給股東。蘋果應該是沒有實質(zhì)性債務的,但海外賺的錢回美國稅比較高,所以蘋果可以用美國海外的錢(或可流動資產(chǎn))做抵押在美國發(fā)債。前幾年利息低的時候蘋果發(fā)了很多長債,然后用這些錢的一部分回購了股份,股東們賺大了哈。不過,海外的錢最后怎么回到公司我還沒搞明白過,但看到過某些年政府會開個小口子讓錢以比較優(yōu)惠的匯率回美國。我沒看過財報,有時間的人可以去研究,我就簡單相信庫克說的邏輯就好了。(2024-04-30 )

  網(wǎng)友:如果管理層能用好現(xiàn)金*是少分紅不分紅,分紅還要交稅的,如果管理層無法用好現(xiàn)金,那就應該分紅。

  蘋果的文化不會亂用現(xiàn)金的,就這么簡單。(2012-01-27)

  網(wǎng)友:您覺得回購股票好還是分紅好?

  我覺得分紅簡單且透明;刭弰t總是和價格有關(guān),公司需要花時間去判斷股價是否夠便宜,有點難。(2012-02-24)

  “蘋果每股派息2.65美元,回購100億美元股票。”(新聞)

  這個花錢法只會越花越多嘛。分紅也許該再多些才好,不過由于海外錢回美國要打很多稅,這樣可能也有道理。總的來講,開始下毛毛雨了。

  分紅和增長其實沒有必然聯(lián)系,把這兩種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邏輯不通,F(xiàn)在的蘋果更理性,現(xiàn)金太多沒用很可能會用于派息,但回購要麻煩些,因為需要判斷股價高低。(2012-03-19)

  網(wǎng)友:段哥說了,今天的蘋果依然便宜。那么蘋果的超額現(xiàn)金是否應該優(yōu)先回購自家股票呢?

  對于管理層而言,回購的問題是需要判斷股價是否便宜,但派息則更簡單。我估計蘋果在留夠現(xiàn)金后會有個派息和回購的計劃,回購只是在一定情況下實施。如果我是蘋果的CEO,就簡單宣布以后每年的獲利拿40%出來回購,40%派息,20%留下。(2012-02-07)

  網(wǎng)友:巴菲特談蘋果股價低迷時,說我若是庫克就回購。

  蘋果其實一直在回購,在前面100個億沒回購完以前是不應該出新的回購計劃的。另外,這么大的回購計劃可能也需要時間去制定,不能有紕漏。長期來講,股價低對蘋果沒任何壞處,回購到便宜的股票實際上對長期股東也非常好。舉個極端的例子:假設(shè)蘋果股價在這里不動3年,蘋果每年賺450億,3年后加上現(xiàn)在手里的現(xiàn)金資產(chǎn)近1400億,手里留400億周轉(zhuǎn),再去掉分紅300億,蘋果可以投2000億進去回購,那3年后蘋果的市值就只有2000億左右了。那個時候蘋果可能一年可以賺500多億或者600多億(如果不是更多的話),很難再繼續(xù)在2000億市值上待著吧?(2013-03-05)

  網(wǎng)友:假如蘋果只宣布提高分紅,而不大量回購股票(一年至少200億美元以上),是否可以判斷蘋果對自己的前景不樂觀?

  其實任何股票都只有一個真正的買家,那就是公司自己。

  蘋果現(xiàn)在擁有遠多于運營需要的現(xiàn)金,所以蘋果一定會用他們認為合適的辦法還給股東,這是人們在投資蘋果時應該認定的,不然就是投機。之所以認為這是個回購好機會的理由,因為這個價位以上套住的人很多,股價很可能不會反彈得太快,所以蘋果有機會買到好價錢。我如果是蘋果,現(xiàn)階段寧愿貸款也要回購,因為分紅都比利息高了。等將來有窗口時再將海外的錢匯回來就行。(2013-04-19)

  網(wǎng)友:蘋果那么多現(xiàn)金,您要是庫克您會怎么花?

  如果我是庫克,用現(xiàn)金的辦法和他一樣,就是留夠需要的盡量用來回購。這次的回購在2015年底以前結(jié)束,相信后面還會有很多類似的回購。*股價別動,然后別人都把股票賣給蘋果了,按這個速度,10年內(nèi)我就是蘋果*股東啦,然后我會決定下市的。(2013-04-26)

  網(wǎng)友:這么好的公司,也許巴菲特正在買入蘋果股票,很快會到500美元的。

  我不希望蘋果股票漲。*是幾年都不漲,這樣回購價錢就可以低一些。(2013-04-28)

  去年這時總股數(shù)是59.648億,現(xiàn)在是56.735億,少了2.9億多股。

  這樣下去20年后蘋果公司就是我的了。

  網(wǎng)友:再回購下去,段總想要低調(diào)就很難了,要進各種財富排行榜了。

  20年就可以了。

  網(wǎng)友:以后可不能把它給私有化了啊!

  如果目前這個價格能夠持續(xù)10年的話,想不私有化也難啊。(2015-10-29)

  網(wǎng)友:蘋果剛宣布增大回購,市場就提供低價機會,感覺特配合。

  反正每年蘋果都是要宣布回購的。和有些企業(yè)宣布不一樣的地方是,蘋果是來真的。希望蘋果的股價繼續(xù)掉,現(xiàn)金流繼續(xù)強悍,回購當然也是會繼續(xù)的,10年8年后我可能就真是蘋果大股東了哈?(2016-04-28)

  網(wǎng)友:查了下資料:蘋果公司目前已完成回購1000億美元計劃的30%,從2012年到2018年,蘋果已通過股票回購和派息,向股東返現(xiàn)了2750億美元,其中股票回購就達到了2000億美元。再加上這1000億,回購高達3000億!我覺得這傳遞了兩個信號:蘋果認為自己股價不貴;蘋果想更多地回饋股東。

  沒完全看出你說的信號,但至少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就是如果加上已經(jīng)返還和回購的部分,現(xiàn)在的蘋果市值確實早就到了1萬億了。(2018-11-20)

  九

  對自己懂的公司估值沒那么難

  我在2011年買蘋果的時候,蘋果大概3000億美元市值(當時股價310/7=44),手里有1000億凈現(xiàn)金,那時候利潤大概不到200億。以我對蘋果的理解,我認為蘋果未來5年左右盈利大概率會漲很多,所以我就猜個500億(去年595億)。所以當時想的東西非常簡單,用2000億左右市值買個目前賺接近200億/年、未來5年左右會賺到500億/年或以上的公司(而且往后還會繼續(xù)很好)。如果有這個結(jié)論,買蘋果不過是個簡單算術(shù)題,你只要根據(jù)你自己的機會成本就可以決定了。但得到這個結(jié)論非常不容易,對我來說至少20年功夫吧。能得到這個結(jié)論,就叫懂了。不懂則千萬千萬別碰,我有個球友320/7=46買了一些,結(jié)果一個回調(diào),310/7就賣了(現(xiàn)在蘋果加上分紅可能早就超過200了),還跟我講為什么要賣的道理,從此我不再跟他說投資了。(2019-05-20)

  網(wǎng)友:任何企業(yè)都應該有個合理的估值,還是某些企業(yè)根本就無法估值?

  大部分人說的估值都是指市場應該給什么價,這個概念的估值不說也罷。如果你不是這個意義上的估值,你自然會明白的。

  其實對自己懂的公司估值沒人們說的那么難,難是難在不容易找到自己想買的公司。我對蘋果的估值就是個例子,只有兩個方面,簡單來說就幾句話(大概):

  1.3000多億市值,1000多億凈現(xiàn)金,一年凈利潤400億,未來會到500 億或更多(看不懂這個的為什么要對蘋果感興趣?);

  2.蘋果會將利潤以合適的方式還給股東。

  第二條在A股比較難解,這也是當時博友問我會選蘋果還是茅臺時,我毫不猶豫選蘋果的原因。記得兩年前有個朋友在球場碰到我,很沮喪地說他600多買了蘋果,那時蘋果一路在往下掉。我當時只說了一句:也許兩年后你會覺得600很便宜哈。(2014-11-15)

  網(wǎng)友:以前400-500美元的時候,我是能看出便宜,現(xiàn)在近1000美元了,貴嗎?

  現(xiàn)在其實也不算貴,只是沒有以前便宜了。就我自己而言,拿著蘋果的選擇如下:1.繼續(xù)持有,享受蘋果的成長和成就,F(xiàn)在拿著蘋果,在可預見的未來復合回報應該還可以有8%或以上的(這里指的是企業(yè)獲利)。2.找到比蘋果更好回報的投資。我目前還沒有任何目標,主要是自己能搞懂的生意太少。3.賣了拿著現(xiàn)金吃利息?這個顯然不是太靠譜。當然,有人會說現(xiàn)在賣了等回調(diào)再買回來,這么說的人如果有過蘋果的話應該早就等得胡子都白了吧?(2015-02-27)

  網(wǎng)友:您曾經(jīng)說過蘋果的市場份額會到40%,是因為快消品超過40%都很罕見嗎?這幾年下來蘋果確實還沒到40%(日本、美國到了)。

  40%只是毛估估的想法,理由是iPhone雖好,但安卓系統(tǒng)要便宜很多,而且現(xiàn)在的安卓比當年諾基亞的智能機已經(jīng)好用太多了。這是個多元的世界,總有人會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不同產(chǎn)品的。我的40%的意思是,如果蘋果能有40%的份額的話,這個投資就是極好極好的投資了,而且40%是有可能達到的,因為在很多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目前已經(jīng)達到40%或以上了。實際上,蘋果只要有25%以上的份額就足夠好了。(2015-04-26)

  網(wǎng)友:持有容易嗎?阿段2011年買了蘋果公司后,2012-2013年出現(xiàn)了55%的下跌;2015-2016年出現(xiàn)了36%的下跌;2018年出現(xiàn)了40%的下跌;2020年出現(xiàn)了36%的下跌。美股,幾乎單倉一只。甚至阿段身邊的朋友知道阿段還持有蘋果的情況下,都忍不住賣掉。

  是啊,蘋果每次大跌的時候我都會加碼,每一次!想到10年后的時候,自己喜歡的股票大跌怎么會心情不好呢?不過確實絕大部分早年跟我買蘋果的都早賣掉了。(2020-11-06)

  前些年一直有人在說,樹不會長到天上去的。他們是對的,樹確實不會長到天上去,但這不會影響蘋果的成長。(2021-12-08)

  在我的理解里,蘋果的商業(yè)模式非常強大,未來的復利回報大概率是會高過長期美國國債的。我總是習慣把美國長期國債作為*機會成本(就是*的意思,我如果看不到公司的長期盈利是能超過長期國債的,就會直接過濾掉),蘋果第二。所以除非看到未來幾十年會好過蘋果的公司,不然我不愿意換的。(2022-01-27)

  網(wǎng)友:現(xiàn)在持有現(xiàn)金不急于買入蘋果是怎么樣的思考角度?

  這個問題巴菲特其實也沒完全說清楚過。我是這么想的:我手里的蘋果如果賣掉的話,買什么呢?目前看來只能買短期債券。我的現(xiàn)金目前買什么呢?蘋果還是短期債券?當然,如果你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標的就沒有這個問題。我今天其實買了10萬股蘋果,價格是176美元多一點,錢已經(jīng)付了,但要一年后交貨(就是按現(xiàn)價買了蘋果同時賣了一個一年后到期的200的看漲期權(quán),收了21美元。最高收益是賺25美元/股)。今天我有很多期權(quán)到期,我把賺到的錢的一部分買了蘋果,但這并不是這么花錢的理由。我想得最多的是176美元的蘋果便宜嗎?按這個價錢你愿意買下這個公司嗎?其實對阿里我也是在想同樣的問題,1800億你愿意買下這個公司嗎?騰訊我想的也是這個問題。很多問題不是馬上能夠得到結(jié)論的,好在我們有時間。需要考慮什么因素?當然是所有因素啦。(2023-12-16)

  AI iPhone大概率會導致一波換機潮,主要是因為iPhone太耐用,平均換機周期比較長,很多人都沒啥換機的動力。AI iPhone會給大家一個很好的換機理由。不過,換完一輪后大概又會進入相同的換機周期甚至更長的換機周期。估計未來十年內(nèi)iPhone至少能賣個25億臺或者接近30億,活躍用戶估計也會從13-14億增加到接近20億。未來10年里iPhone這個產(chǎn)品大概率會給蘋果帶來一萬億以上的利潤。毛估估亂猜蘋果10年后的年利潤可能會接近或達到2000億美元。(2024-07-22)

  前段時間我就說過蘋果確實不便宜,巴菲特換點到石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目前我也沒有太強的意愿拿蘋果去換別的公司,主要是我能理解的公司太少。不過,我最近確實花了一點時間去想西方石油(OXY)和雪佛龍這兩個石油公司。從占有資源的角度看,這兩家公司似乎確實是蠻有價值的。所以我賣了不少蘋果的call,同時也賣了不少OXY的put。

  一般來說,巴菲特開始減持的公司是會繼續(xù)減持的。我不會賣蘋果,但很樂意看到巴菲特先生減持一些或更多。(2024-02-15)

  網(wǎng)友:能詳細講講西方石油的邏輯嗎?巴菲特這么長時間頻頻加倉,可是市場上都是看空原油的。

  其實就是按不錯的價錢買了個油田。石油資源大概率是會緊缺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而已。(2025-03-04)

  山也還是那座山,梁也還是那道梁!

  今天開始買了一些(或者賣put)蘋果、英偉達、谷歌、臺積電,一會兒再賣點騰訊的put。

  感覺起碼要折騰一陣子,賣點put來回一起折騰也許是個好玩的游戲。還是老話,千萬別用margin。如果put進來的價格從10年后看回來是便宜的價格,那這個投資就值得做,長短皆宜。(2025-04-08)

  網(wǎng)友:蘋果受關(guān)稅影響挺大的。

  10年后看也許沒那么大。(2025-04-09)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鍵復制
標題鏈接已成功復制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