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夏天,對于林天麟來說,是不平靜的。
當時有好幾所大學向他伸出橄欖枝,他可以選擇當教授、搞科研的路線;他亦可以選擇西裝革履、光鮮亮麗地出入香港中環(huán)的摩天大夏,做一個“打工皇帝”。
但他拒絕走一條“一眼可以看到頭”的路。
林天麟身上貼滿這種優(yōu)秀的標簽: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前中國安防香港研究院院長、機器人技術專家、深圳B類孔雀人才、曾獲T-MECH權威大獎。
2015年的夏天,艷陽高照,他也從那時開始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創(chuàng)業(yè)者。他成立了創(chuàng)想未來機器人有限公司(NXROBO,文中稱NXROBO),主打家庭消費機器人——BIG-i。
“創(chuàng)造機器人應該秉持像創(chuàng)造生命一樣的嚴肅感。”林天麟說。“有生命感”,是他對設計的要求。
呈現(xiàn)在眼前的BIG-i看起來圓圓的、軟軟的,萌態(tài)十足。它是一個圓柱體,采用軟性材質(zhì)制作而成,眼睛可眨、可閉,靈動可愛。圓線條、無棱角,是為了讓用戶覺得他是安全的、親切的。
“家,是一個與生活聯(lián)系最密切的場所,應該給人很舒適、很放松的感覺。家用機器人需要和用戶建立長期關系,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中那些有手有腳、能說話能動手的冷冰冰機器人形象,毫無生命感,和家的環(huán)境并不搭配。”
中國日報這樣評價BIG-i的設計:“它的極簡主義設計,確實可以完勝近幾年出現(xiàn)的似人非人的詭異機器人。”
為了摸索出適合BIG-i的造型設計,林天麟及其團隊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討論,一稿又一稿方案出來,一稿又一稿方案推翻。他們從造型、材質(zhì),到結構、設計理念等都經(jīng)過多番打磨,最后綜合考慮居家環(huán)境、傳感器設置等多個要素,才有了如今的BIG-i造型。
有感而發(fā)的初心和市場需求的合一
為什么想到打造一款家庭消費機器人呢?其實,這個想法在林天麟腦中已經(jīng)縈繞很久了。
林天麟生長于香港,家中有四個兄弟姐妹。小時候幾個孩子在總在一起打鬧玩耍,家里氣氛非常熱鬧。長大后,兄弟姐妹各自組建家庭、打拼生活,因此很少有時間能夠照顧父母。但父母逐漸年長,最初家里想聘請保姆,可父母不喜歡家里有陌生人,出于種種疑慮,林天麟和家人放棄了聘請保姆這個念頭。
此時,他突然想到:能不能結合自己多年研發(fā)機器人的經(jīng)驗,做一款家庭機器人呢?這個機器人應該能輔助子女更好地了解父母、把關愛傳達給父母,而不是代替子女履行照顧父母的職責。
自身家庭原因是促使林天麟選擇家庭消費機器人賽道的理由之一,但更多的是他對當下市場理性思考。他告訴Xtecher:“未來很有可能每個家庭中都會有一個機器人,它將成為所有家庭設備交互的中樞,也將成為智能運算的終端。”
16年5月,智能家居設備Google Home在Google I/O大會上出盡風頭;16年10月,主打Home AI的Rokid宣布完成B輪融資,估值4.5億美元;17年1月,在CES上,百度聯(lián)手北京小魚兒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小魚在家”視頻對講機器人——該款機器人是結合通訊和家庭社交功能的家庭智能終端產(chǎn)品,目前的重心專注于中國市場和中國的家庭使用場景。
巨頭們的紛紛入場證明了林天麟的當時的判斷是正確的。
像創(chuàng)造生命一樣的嚴肅感
林天麟從小就特別喜歡機器人,尤其喜歡樂高。本科至博士期間,理工科背景的他參與了很多機器人相關的研發(fā)項目:跟隨機器人、全方位四輪轉向汽車、爬樹機器人、六軸工用機械臂、救援機器人、海上巡邏機器人、陸地巡邏機器人等等。截止博士畢業(yè),林天麟發(fā)表了六篇國際期刊論文、二十多篇國際學術會議論、獲得近三十項的授權專利。
因為熱愛機器人,他對機器人亦有獨特的思考。他不認同網(wǎng)絡上人們所宣講的“機器人威脅論”,他告訴Xtecher:“如同原子彈一樣,技術本身沒有原罪,該警惕的是使用技術的人。”他認為創(chuàng)造機器人應該秉持像創(chuàng)造生命一樣的嚴肅感,尤其家庭機器人是普適性的機器人——它能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感受到智能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家庭機器人應該是溫暖的,能夠思考和感知環(huán)境的,從而更好地為人服務。這個有著12年研發(fā)機器人經(jīng)驗的老將,把他對于機器人的理念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
設計與技術的組合拳
盡管林天麟相信家庭消費機器人是必然的趨勢,但前方的路依然不平坦。
對于整個市場和大眾而言,家庭服務機器人仍舊是一項新穎的技術,目前市場占有率并不高,也仍沒有成熟的機器人落地在大多數(shù)家庭之中。
對此,林天麟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家庭服務機器人相比于已經(jīng)較為成熟的工業(yè)化機器人仍是一個新興的種類,對市場來講,需要有一個教育的過程;第二,跟工業(yè)化的使用場景不一樣,每個家庭有不同的使用場景和需求。因此家庭消費機器人要滿足個性化需求,從技術實現(xiàn)角度看是有難度的。
為了攻克上述的兩方面難題,林天麟在研發(fā)產(chǎn)品時從設計及技術上打了一套“組合拳”——除了外觀萌態(tài)十足的設計之外,更有強大的技術作為支撐。
技術:做尊重個性化需求的產(chǎn)品
NXROBO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Tony認為,生命的進化和文明進化的本質(zhì)驅動都來源于“不同”,而不是“趨同”。
在生物進化維度上,從單細胞生物的誕生到已逐步進化到今天的參差多態(tài);在人類文明維度上,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新,藝術和科學已從茹毛飲血走向燦爛和先進——“變異”始終是推動整個生命的進化的重要動力,正是那些異于平均水平的“不同”,引導著文明的持續(xù)向前發(fā)展。
NXROBO相信,對用戶而言,產(chǎn)品需求亦是如此——一旦最基礎的、共通的需求得到滿足后,個人差異的需求將會覺醒。所以,做一個尊重不同個體的產(chǎn)品將意義重大。
為了滿足個性化的需求,BIG-i自主研發(fā)了建立在人臉識別、肢體識別、語音識別以及高度智能化的核心技術——智能語音編程。此外,BIG-i還具備了個性化學習功能和移動功能。BIG-i的視覺系統(tǒng)及個性化學習的功能能記錄和辨認不同家庭成員,以及家庭環(huán)境布局,并根據(jù)不同的情境及地點提供個性化服務。此外,在用戶的指導下,BIG-i可以在多方面自主學習:家庭里面的布局、客廳、廚房的位置,并解決自我定位的問題——只要用戶給出指令讓它到某個區(qū)域做什么事情,它就可以自行前往完成用戶的指令。這種條件性的命令處理起來算法難度很高,除了要轉換自然語言,還要自主識別匹配條件。
其中,自主研發(fā)的語音編程功能是BIG-i不同于市面上別的家庭機器人的必殺技。
林天麟告訴Xtecher:“語音編程不僅是一個語音指令,而是用戶在使用場景下,通過簡單的語言就可以生成全新程序的應用。”
他介紹道,這個功能跟以前的安裝軟件和APP有重大的差異。例如,不同用戶舉起手可能是表達不同的需求:A用戶可能代表去開燈,B用戶可能是想開電視。
傳統(tǒng)的技術想要實現(xiàn)這些不同的應用場景的需求,通常是通過兩種途徑:其一,如果用戶本身是開發(fā)者,可以自己編寫程序實現(xiàn);其二,通過在APP商店里搜索下載應用,但并不是每一個需求都能找到對應的APP。但如果使用BIG-i,通過簡單的語音指令就可以實現(xiàn)。
BIG-i的語音編程能夠覆蓋廣泛的應用場景,對不同的人、對不同的需求都能實現(xiàn),這使得家居生活變得真正智能化。比如小孩知道爸爸每天上班很累,他可以通過語音的方式向BIG-i為爸爸設定程序——晚上7點鐘以后看到爸爸坐在沙發(fā)上,就幫忙打開電視機。
一個簡單的語音編程功能,涵蓋了對人臉、用戶身份的識別,以及對家庭區(qū)域的判斷。這個功能對于家庭中的多樣性需求提供了很好的解決途徑,也使BIG-i具備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
NXROBO OS
除了對產(chǎn)品進行獨特的思考和細心打磨之外,NXROBO團隊對機器人的操作系統(tǒng)也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
NXROBO團隊自主開發(fā)了可兼容ROS的機器人系統(tǒng)NXROBO OS,開發(fā)者能快速在NXROBO OS開發(fā)各種應用,并能通過應用商店分享到每臺機器上。
NXROBO去年聯(lián)合ExBot(易科機器人實驗室)共同籌辦“星火計劃”ROS系統(tǒng)培訓課程。意圖能讓更多人學習ROS系統(tǒng),從而增加未來基于NXROBO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App的數(shù)量。
目前,NXROBO的“星火計劃”已在深圳、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珠海等地區(qū)開設培訓課,累計積聚了幾千個高學歷種子開發(fā)用戶。這些開發(fā)者用戶能幫助NXROBO團隊盈利和建立生態(tài),同時NXROBO團隊也幫助開發(fā)者用戶獲得收益。
市場布局:D端、B端、C端三管齊下
和純粹To C的公司不同,NXROBO在B端、C端、D端(開發(fā)者)都已建立自己的業(yè)務分支。
D端(開發(fā)者)方面,NXROBO團隊針對教學場景開發(fā)了Spark版本機器人,將于今年的3、4月份左右進行小批量生產(chǎn)。目前NXROBO已和重慶、廣州等地的科研院所、政府機構深入合作,平均每地有5-10家高;蚩蒲袡C構的購買Spark機器人及星火ROS課程。
B端方面,NXROBO首先瞄準高端消費場所,比如地產(chǎn)小區(qū)、酒店等。未來NXROBO還將與Airbnb合作,把BIG-i放進一些酒店里,用戶若想要體驗,則需要付額外的費用。
C端方面,NXROBO通過眾籌平臺Kickstarter首銷100臺BIG-i,目的是為獲得種子用戶的使用反饋。林天麟對Xtecher說:“目前,NXROBO仍然是主打美國市場。原因是美國市場規(guī)模比較大;美國用戶對高端機器人,接受程度高;美國用戶普遍居家環(huán)境面積大,更適合家用消費機器人使用。”
林天麟向Xtecher介紹:“現(xiàn)在很多參與星火計劃課程學員,都是來自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老師。他們學到應用開發(fā)技術后,會回到學校教授相應的課程。屆時則需要小批量購買地Spark機器人以及全套課程,其售價會在30萬元左右。”
現(xiàn)階段,NXROBO仍需依靠自身人力物力開發(fā)一些針對性的項目應用。他們計劃,等到開發(fā)者用戶的體量變大、技術成熟后,則可以幫忙對接項目給這些開發(fā)者。屆時,開發(fā)應用的效率上會有所提升,并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
D端、B端、C端三管齊下的市場布局,使得NXROBO走得更為穩(wěn)健、踏實。
讓家變得溫暖而智能
談工作時,林天麟邏輯嚴密、條分縷析;不談工作時,他如鄰家男孩,一臉云淡風輕。
林天麟身上貼滿這種優(yōu)秀的標簽: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前中國安防香港研究院院長、機器人技術專家、深圳B類孔雀人才、曾獲T-MECH權威大獎……然而林天麟?yún)s跟Xtecher笑說:“以前是個學渣,全級200人,我排名170。”
差生通常都會說:“只是不認真學習而已,否則一鳴驚人。”彼時,還是差生的林天麟想驗證一下,自己是否認真學習就能學好?
正是這樣的好奇驗證,他開始在學習上認真發(fā)力,才有了后面的漂亮逆襲。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掘和應用、產(chǎn)業(yè)鏈的成熟和完善、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家庭消費機器人將是下一個未來的風口。它的出現(xiàn),將會改變目前物聯(lián)網(wǎng)及智能家居整合困難的局面,并且不久將會成為家居智能化及信息化的重要終端接口。
這位有著12年機器人研發(fā)經(jīng)驗的老將,使冷冰冰的硬件產(chǎn)品添注了一層生命力和親和力。在未來的不久,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每個家庭中的“成員”,每一個家庭都將成為一個智能而又溫暖的家。(來源:Xtecher 文/Dude)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