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能力我們懂,“忽悠能力”怎么解釋呢?
來源|AI藍媒匯
ID:lanmeih001
作者|關關
編輯|魏曉
上海車展前夕,一段搭載華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極狐阿爾法S汽車試駕的視頻刷屏網(wǎng)絡,這是華為的“第一輛車”。
“不造車”的華為,賣起了車。
4月16日,在上海的華為研究所,有媒體采訪到華為的智能駕駛總裁蘇菁,蘇菁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傳統(tǒng)的車廠他的看法首先我的基座是車,現(xiàn)在有些計算機的單點,那么我是把車作為一個基礎,試圖把計算機嵌進去,這是傳統(tǒng)車廠的看法。我們的看法不一樣,基礎是計算機,車是計算機控制的外設,一個大計算機了事,把車掛上去。這是本質看法不一樣,會導致所有事情看法都不一樣。
隔日下午,那個永遠一張大腦門頭像的王興,在飯否上,就把蘇菁的這段話掛了上去,同時,王興還說了一段關于華為、關于特斯拉的碎碎念:
特斯拉終于遇到一個技術實力和忽悠能力都旗鼓相當?shù)膶κ至恕?/p>
這段話就很有意思了。王興把華為與特斯拉作比較,用了兩個詞:技術實力、忽悠能力。
前者還好,后者就很容易炸鍋了。
怎樣看待王興的這段言論?
站在特斯拉的風口上看,特斯拉的技術能力和忽悠能力確實沒得說,至于王興為什么會說華為“忽悠”呢?
大家對王興的這段發(fā)言的看法,基本上分為以下這幾種:
一、利益相關。
王興在理想汽車上下了重注,持股23.5%,僅比創(chuàng)始人李想的25%少一丟丟,而華為的“第一輛車”顯然是在“搶飯碗”。王興本人在飯否上也多次談及過理想汽車,并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比如去年12月底,王興本人還說:
非常滿意。理想ONE的銷量一路上漲,很快就要供不應求了。
從“貶低對手”以“提高自己的身價”這個角度看,這樣解釋似乎也沒毛病。
二、底氣何來?
前不久,有好事者拉出一份榜單,任正非排第一,聲譽指數(shù)為5,王興是倒數(shù)第一,聲譽指數(shù)是跟任正非反著來的-5。
這說明了一件事:人們更喜歡任正非,而不待見王興。同時,人們也更喜歡華為,而不喜歡美團。
以至于很多人為王興的這次行為定調:搞“大數(shù)據(jù)殺熟”、“互聯(lián)網(wǎng)借貸”的王興哪兒來的底氣暗諷華為?就憑你一個送飯的,一個“坐地收租”的“互聯(lián)網(wǎng)地主”,去說一家技術公司?
三、王興酸了。
在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扎堆“造車”的今天,王興“真愛”的理想,過去似乎并不理想。今年2月份,理想汽車CEO理想發(fā)布的內部信中,還明確提出過理想汽車要在2025年取得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yè)。
然而這樣的目標,卻并不容易實現(xiàn)。過去的2020年,在媒體的報道中,斷軸、自燃好像成為了理想ONE的年度關鍵詞。而在過去的3月份,理想汽車當月的交付量為4900輛,比蔚來、小鵬要低一些。
在這個關口上,華為開始賣車了,王興顯然是在羨慕華為,從這個角度看,王興急了,也酸了。
四、不是暗諷,這是夸贊。
特斯拉的技術能力,肯定沒得說,把華為與特斯拉拉到一個水準線上,王興明顯是在夸贊華為,至于“忽悠”,這個詞可以解釋為“行業(yè)感召力”嘛!
以上這些這些分析,角度有很多,也挺全面,從商業(yè)角度講,都很有道理。
王興是不是華為的“黑粉”?
從2007年到今天,王興總共發(fā)布了17075條飯否。
去年3月,有人扒了一遍王興的飯否,曾得出過一個結論,王興經(jīng)?淙A為手機。截止到當時,王興在飯否上共提到95次“華為”這個詞。
比如,王興曾提到過HAT這樣的稱呼:
為什么媒體還沒有廣泛使用HAT(Huawei,Ali,Tencent)這樣的稱呼代替BAT,科技企業(yè)已經(jīng)各種跨界了。是時候用HAT代替BAT了。華為是中國當之無愧首屈一指的高科技企業(yè)。
在談及海思半導體時,也毫不掩飾敬佩:
作為一個沒干本行的清華電子工程系的學生,我必須向華為海思半導體的同仁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談及自動駕駛時,說:
問一個還比較懂行的朋友,全球范圍內長期來看自動駕駛你最看好哪家公司?答:三五年內哪家都沒戲,長期來看,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我選華為…
王興是華為的黑粉嗎?明顯不是。甚至對于任正非,王興也多次談及過,舉兩個例子,王興曾這樣說過:
任總的故事很多,最令我淚崩的是:據(jù)說他母親直到本世紀初意外離世前一直省吃儉用,因為她覺得兒子之前事業(yè)不順,她攢下錢,沒準將來華為遇到困難時能幫上點忙。
寧德時代的曾毓群是將來比肩任正非的企業(yè)家。
除了對華為,王興對任正非也是很敬佩的。一個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這樣談及另一個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這樣的事,在中國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史上,都不多見吧?當然除了任正非,王興佩服的人還包括喬布斯、張忠謀,起碼在飯否上,王興從不避諱談這些。
問題是,王興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說華為“忽悠”?
王興憑什么說華為“忽悠”?
華為曾明確表示過:不造車。
2020年11月時,華為心聲社區(qū)還有一份“有效期為三年”的《華為關于智能汽車業(yè)務和終端業(yè)務重組的決議》,其中就有一條:
以后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三年之期還早,華為的“第一輛車”開始賣了。
過去,王興在談及華為時,從未談過車,但王興始終保持著對華為的高度關注。
在談論世界冠軍的中國企業(yè)時,曾這樣談及騰訊與華為:
在盤點已經(jīng)成為世界冠軍的中國企業(yè)時,除了華為之外,不應該忘記騰訊,騰訊(加上騰訊控股的國外游戲開發(fā)商)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游戲公司。
在談到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時,這樣說過:
整個日本只有一家上市公司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深圳有好幾家:騰訊、平安、招商銀行…還不算不上市的華為。
王興同時也談論過一些跟“態(tài)度”不相關的一些話,比如:
據(jù)說華為手機當年曾有過一個「爵士人生」的廣告。會不會哪天有哪個品牌打「茅臺人生」的廣告?
華為手機的負責人余承東和雷軍同年,都是1969年出生的。
一個腦洞很大的朋友說,你不覺得華為的logo就是任正非的「非」字嗎?
基于“局勢”,2018年時,77歲的侯為貴為中興“奔走”,王興還說:現(xiàn)在華為恐怕比中興還更緊張吧。同一年,王興還有一段發(fā)言引起過不小的爭議:真正的高科技產(chǎn)品不會怕一個國家不向你開放市場,而是一個國家怕你不賣給他,典型例子就是英特爾的芯片。
可以看出,華為一直是王興關注的企業(yè),在談論這家企業(yè)時,王興甚至會關注華為的logo、關注余承東的年齡,也會關注華為的困境。
那憑什么王興不能說賣車的華為“忽悠”呢?當然你可以單純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忽悠”這個詞,而不用非去給它貼什么“行業(yè)感召力”類似的標簽。
對華為的持續(xù)關注,是這些年王興絮絮叨叨的“源泉”,王興本人,在飯否上,也基本上是口無遮攔的樣子,過去的十幾年,從芯片到造車、從茅臺到龍井、從衛(wèi)生紙到王守義十三香,王興在這片“自留地”上指點江山。
飯否上的王興是一個很客觀、但也很容易帶有“偏見”的人。對手機行業(yè),他談過這樣一份手機廠商的分類方式,比如蘋果、三星和華為是第一梯隊的,因為這三家都是用自家的芯片,oppo、vivo、小米是第二梯隊的,用的是高通或者聯(lián)發(fā)科的芯片,除此之外,就是“其他”了。
與華為的待遇不同,其他企業(yè)造車,王興就很少談。oppo造車的傳聞傳出,王興一句話沒說;滴滴宣布造車,王興也一句話沒說;小米發(fā)布會上宣布造車,改天王興去參加雷軍做東的“華夏同學會”,王興只在飯否揶揄了一句雷軍:
雷總真是勞模加戰(zhàn)神。
你看,也沒談造車不是?
本質上,飯否上的王興就是個“話癆”——一個帶有“偏見”的話癆、一個持續(xù)關注著華為的“話癆”。
而這個“話癆”,最新的一條動態(tài),跟吃有關:
菠蘿蜜不但味道好,口感也好,吃起來特別滿足。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