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豐巢被頂在了風口浪尖。自從宣布推出會員服務要收費后,已有超百家社區(qū)停用豐巢。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中環(huán)花苑更是發(fā)出了致豐巢的公開信。在這封公開信中,中環(huán)花苑算了一筆賬,認為豐巢目前投入使用的快遞柜每天的利潤率在240%,甚至更多,不存在“已經(jīng)提供了五年的免費服務仍然虧損運營”的說法。
今天我們就來回看下快遞柜是如何發(fā)展到今天的現(xiàn)狀的。
1.0階段,門外漢聞到商業(yè)價值
這幾年,快遞越來越多造成的是快遞配送的難題,例如用戶不在家或者是暫時聯(lián)系不上,于是隨之而來的是快遞業(yè)“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2019年,全國快遞業(yè)務量達到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增量規(guī)模連續(xù)兩年超過100億件。
起初,快遞公司的解決方案多為尋找代投點合作,例如小區(qū)周邊的超市或者是營業(yè)時間較長的商家。
不過馬上就遇到了問題,你一旦選擇了代投點用戶就要支付1元作為保管費,并且出于對保管點的信任問題以及這一塊費用,不是特別緊急的快遞,一般用戶可以選擇叫快遞員再次投遞而不是支付這一塊錢。于是,長期這樣也就不了了之了。
馬上,有一家上市公司看中了這個商機。
比起豐巢,速遞易要早好幾年問世。2013年1月,三泰控股(002312)投資6000萬成立子公司“成都我來啦網(wǎng)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推出“速遞易”業(yè)務。
此后這項燒錢業(yè)務幾乎把三泰控股拖垮。2016年三泰控股虧損達13億元,并將虧損主因歸于旗下公司速遞易,連續(xù)2年虧損讓三泰控股在2017年被帶上*ST帽子。
為了避免退市風險,2017年三泰控股逐漸將快遞柜業(yè)務剝離。最后三泰引進了國家隊,中郵資本聯(lián)手浙江驛寶(菜鳥旗下全資子公司)和亞東北辰(復星集團旗下公司)對速遞易進行戰(zhàn)略投資。在股權完成交割之后,中郵資本持有速遞易50%股權,三泰控股持有34%,菜鳥網(wǎng)絡和復星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10%和6%。
同時速遞易更名為中郵速遞易,正式落入了有“快遞”基因的公司。
2.0階段,快遞公司攜手豐巢出世
2015年6月,豐巢科技正式成立,由順豐、韻達、申通、中通、普洛斯投資創(chuàng)建。
天眼查顯示,目前豐巢網(wǎng)絡的最終受益人和實際控制人為順豐掌門人王衛(wèi),持股比例為82.55%。
和速遞易一樣,豐巢的財務數(shù)據(jù)也不好看,2016年虧損2.5億,2017年虧損3.85億元,2018年前5個月就虧損了2.49億元,2019年虧損口子進一步擴大,達到7.81億元。今年情況依舊不樂觀,第一季度預計營收3.34億元,一季度虧損2.45億元。五年時間,豐巢總虧損已超20億元。
本來在順豐上市體系的豐巢,在2017年8月被順豐從上市公司體系剝離。緊接著,2018年年中,中通、申通和韻達相繼退出豐巢;2019年12月,鼎暉、普洛斯等10家公司又相繼退出。
那同樣是在做一件事,為什么三泰沒做起來,反而后入局者豐巢后來居上呢?
這背后或與整個快遞產(chǎn)業(yè)鏈有關,若不是整體行業(yè)的興起讓快遞公司出現(xiàn)井噴式增長,門外漢單靠運營快遞柜無疑是個吸金的無底洞。
事實上,有快遞寄放需求的客戶是少數(shù),更多的是在幫助快遞公司以最快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寄送出去,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這件事只有“快遞公司”系的公司能做好了。
順豐控股在5月5日發(fā)布的《關于放棄參股公司優(yōu)先增資權暨關聯(lián)交易》公告中提到,截至今年3月31日,豐巢共計投入了約17.8萬個快遞柜,其2019年的營收為16.14億元,但虧損高達7.81億元。
而據(jù)安信證券的報告顯示,單套快遞柜年收入合計約17800元,其中快遞員投柜和廣告分別貢獻了9110元和6000元,占比分別為51.2%和33.7%。此外,因用戶超時使用而獲取的相關收入為2190元,占總收入的12.3%。
由此可以分析,快遞柜的收入基本可以覆蓋掉類似租金、電費運營的成本并有盈余,大部分的資金都在采購快遞柜上。
被成就的上市公司
貓妹此前曾報道過,一年賣8億快遞柜,背靠順豐的智萊科技(300771)上市了。
據(jù)當時招股書,公司第一大客戶深圳市豐巢科技,2016、2017、2018年,公司直接向豐巢科技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48.95%、57.22%、32.37%。
2016年,作為豐巢大股東的順豐投資入股了生產(chǎn)、研發(fā)智能快件箱的智萊科技,位列第九大股東,雖然僅僅持股3.7%,但不得不說豐巢就是公司的衣食父母。
與豐巢的持續(xù)虧損相比,在代表業(yè)務上游的智萊科技則呈現(xiàn)的卻是另一種反差。
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xiàn)營收10.46億元,同比增長17.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6億元,同比增長35.25%。
在年報中也顯示,公司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金額占了86.87%,而第一名不出意外則還是豐巢?梢妿啄赀^去了,即使上市了智萊科技依然是豐巢養(yǎng)著的公司。
3.0階段,試圖壟斷定規(guī)則,忘了初心
5月5日,順豐宣布將和中郵智遞進行股份重組。中郵智遞原股東將有權認購豐巢開曼新發(fā)行的股份成為豐巢開曼的股東,順豐控股對豐巢開曼的持股比例將從13.67%稀釋至9.75%。簡而言之,豐巢和速遞易將合并。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共有40多萬組快遞柜,其中豐巢投入18萬組,占比44%,速遞易投入約10萬組,占比約25%。合并后,新豐巢份額接近70%,基本壟斷了一二線城市。
幾乎在同一時間,豐巢快遞柜推出會員服務。普通用戶12小時內免費保管包裹,超時后0.5元/12小時,3元封頂,節(jié)假日期間不計費。會員用戶可以在有效期內不限保管次數(shù)。
按照現(xiàn)在的物價水平,豐巢的標價其實并不高。但豐巢在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凈虧損2.45億元。5毛錢一次的會員模式恐怕遠遠不能覆蓋虧損。
豐巢自己給出的解釋是:這次上線的會員制度,是為了加快流轉,提高每天的可用格口數(shù)。
可問題是,這當中有多少需求是被制造出來的?有不少用戶反應,快遞員并沒有打電話經(jīng)過允許便放進快遞柜。豐巢的這種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僅增加了我們的麻煩,還在潛移默化的給我們洗腦,現(xiàn)在更是要提醒自己要為這種受迫性的需求買單。
另外有意思的是,雖說豐巢是順豐老板王衛(wèi)的,但豐巢服務更多的是其他快遞公司。順豐投遞基本都是送到家的,很少會有順豐的快遞不經(jīng)過你同意送到快遞柜里,更多使用的是圓通、申通這樣的公司。
根據(jù)各家快遞公司的年報顯示,2019年中通快遞完成業(yè)務量121.2億件,韻達股份完成業(yè)務量100.3億件,圓通速遞完成業(yè)務量91.15億件,申通快遞完成業(yè)務量73.71億件,四家快遞公司占據(jù)2019年快遞市場60%的份額。
而順豐在2019年僅完成業(yè)務量48.21億件,僅占據(jù)了7.59%的市場份額,在市場占有率方面,順豐控股遠不如上述幾家公司。
比起市場占有率,順豐背后下了一盤很大的旗。
有快遞小哥也透露了這行的情況,使用豐巢投遞一直都是付費的,一個小柜子4毛,大柜子4毛5。派送一件物品大概可以拿到1到2塊錢,如果全部靠送上門,以目前的量肯定完成不了配送,只能“貢獻”一部分利潤給快遞柜,同時還可能引發(fā)用戶投訴。
換句話說,其他快遞公司業(yè)績越好,豐巢也能沾光,但是同時順豐的品牌又顯得更高端。
最近上海消保委還喊話了,社區(qū)設置公共快遞架,免費暫存快遞這種形式也挺好。更何況疫情期間快遞都沒進小區(qū),派送不也搞得井井有條。
這樣看,豐巢似乎并不是不可替代的。要記得當初是作為公共基礎建設方便老百姓而誕生的,無形中變成鞭策快遞員送件的工具,如今不但大規(guī)模不告知就放給用戶造成麻煩,還占用了社區(qū)寸土寸金的資源,甚至想問用戶要錢。
五毛錢的口都開了,接下來豐巢要如何收場呢?相信不久應該就會有答案了。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